踏上留学之路,意味着与陌生文化展开亲密接触,领悟世界多元。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品格,开启新生活的序幕。接下来,18nw留学将给大家介绍布雷姆效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爱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

爱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寡人丶索然寡味】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解答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爱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

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丘比特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淘气,他所发射的“爱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乱飞,而是遵循着特定的法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等人的总结,爱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

外表的吸引力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这些陌生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评价高。可见,人们更容易相信:美丽的人一定也是好的。这一偏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交往的初始阶段。

对方喜欢自己

与某人相处中,如果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被接纳和欣赏的感觉便会提高自己的自尊,从而更喜欢对方;相反,则会感到被否定,即使这个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与他所带给我们的良好感觉相比,我们更关注自己被其拒绝或否定的糟糕感觉。

相似

性格上存在差异的人,相处中更容易发生误解和争执,长时间的冲突,会使两个人都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性格和态度上有更多相似之处的人,则会因为彼此的一致而产生共鸣。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欣赏自己,于是也越来越喜欢和对方共度时光。但有一种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进对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见,而另一方很愿意听从别人的决定。

品质

除了上述条件,不管背景、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人们都认为恋人最需要具备的3个重要条件是:热情善良、性格好、接受并回应自己的感情。

然而世界万物都是有定律的,爱情也不例外,有些关于爱情的真相,这些残酷定律都经过无数案例的验证,中招率99%。

规律1:爱情是要靠吸引来的

经常能看到一些报道:

“少年跟女生表白失败,欲自寻短见。”

“男生摆999个柚子向师姐表白被拒。”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叫“十动然拒”,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有很多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去追求一个人,纵然行为让人感动,最后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青睐。事实上,如果只是因为感动在一起,最后也一定会分手。

爱情是要凭借吸引的,而不是靠死皮赖脸地追求。如果能彼此吸引的话,就会觉得对方哪里都好。

而辛辛苦苦追了好几年,还是没有结果,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互相吸引到,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就算最后在一起,你也会发现从头到尾,这段感情只是你的独角戏,漫长的孤独和疲惫终会将你彻底击溃。

在这儿要跟女生们强调一点:如果因为一个男生对你好,而他没有其它特质能吸引到你,那你最好不要跟他在一起。

因为一旦他对你失去兴趣,冷落你,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感动和内疚都是很容易消失的情绪。

归根结底,吸引力才是永恒驱动力,真心和感动挺珍贵,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规律2:长久的爱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爱情”与“面包”的抉择中,有不少人选择了爱情。

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刚谈恋爱的时候,早上六点,他就匆匆上街去给你买来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你心里满是暖意。

等到结婚后,他再帮你买来早餐,你嘴上说着感动,心里还是念叨起朋友圈里闺蜜晒的法国大餐。

婚前两个人凑合着过日子,爬山郊游也挺开心的,可结婚后,每天紧巴巴地盘算房租、水电费、孩子补习费,至于学区房,更是想都不敢想……

经济越紧张,生活越容易爆发矛盾,两人不断地抱怨、谩骂。

你怨他不够上进,挣不到钱,他骂你不够温柔,只会败家。你对朋友的阔太生活十分羡慕,而他也害怕你满腔的负能量,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规律3:千万别妄想改变对方

现在两人产生分歧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三观不合。”

那么三观到底是什么呢?

广义上来说,三观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中,三观就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总是有来访者找到我们,说夫妻俩总是吵架,丈夫太过于大男子主义了,一直特别霸道,妻子努力付出,却始终没能改变丈夫的性格。

其实,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人的三观在生命的前二十年就早早树立了。

不要觉得自己的几句话,或者一些举动,就能彻底改变人的思维。感情是需要磨合的,这样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能改变的都只是生活中的细小习惯,而不是大是大非的人生观。

规律4:婚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而已

提到婚姻,总能想到神圣、圣洁、忠贞。

但婚姻本质上是契约交换,被美好化,是文化社会自然的演化和要求。

在童话里,婚姻代表着爱情的幸福结局。在现实生活里,婚姻不过是人生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全靠自己努力和经营。

你可能会和伴侣并肩作战,也会产生冲突,甚至分道扬镳。不是你有多不幸,只是选错队友,用错了模式。

爱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我们大多数人只会本能地占有欲索取。

规律5: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就算是灰姑娘,想要得到王子的青睐,也需要一双光彩照人的水晶鞋。

所以说门当户对是婚姻必然的趋势,一个人在择偶时,大多会选择跟自己有着相同经济背景、学历水平的人。

社会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做“马太效应”,正能解释这个现象,意思是社会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能和自己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不愿将就,就必须变得优秀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提问者:(寡人丶索然寡味)提出的关于“爱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的问题了,不知是否已经解决你的问题?如果没有,下一篇内容可能是你想要的答案,接下来继续解释下文用户【彩虹之间】提出的“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的一些相关问题做出分析与解答,如果能找到你的答案,可以关注本站。

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彩虹之间】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详解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怎样能读懂心理学呢以下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关于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

书籍1、《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菲利普·津巴多等

进行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关于"态度"的著作,详细讲述了“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你的态度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别人的态度和行为又是怎样影响你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等,干货满满,不看后悔!

此处安利一个津巴多的TED演讲《普通人如何变成魔鬼或英雄》,详细讲述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过程,让你知道人为什么会变坏,以及他们是如何变坏的。生活非常真实非常残酷,一切就看你选择哪条路。

书籍2、《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需要自控力自控力是一种美德吗——你认为的自控力,可能不仅没有对你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甚至妨碍了你的成功。这本书从心理学、经济学和神经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自控力”这个东西,好好读,能改变你的一生。

书籍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凯利·麦格尼格尔

你所听到的心理学,可能都是“伪心理学”,是“玄学”,是古老的心理学在发展中普通人对它产生的各种误解。这本书为你揭开真正的“心理学”的面纱,从一门科学的角度,为你讲述心理学的本质、研究内容和研究 方法 。

友情提示:这本书刚开始看起来可能有点无聊,但忍过前三页,你会发现一个以前没见过的精彩世界!

书籍4、《亲密关系》,莎伦·布雷姆等

“我原是世间其中的粒子”

一本十分经典的书,让我们对爱情、友情、亲情等亲密关系所带来的一切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用科学的、客观的、甚至是大量引用数据的方法来探讨亲密关系的选择、建立和维持,无论你是想为你找另一半做方法论知道、还是想让你和亲人的相处变得更为顺畅、还是你只是带着偷窥欲想看看别人的亲密生活,这本书都能满足你!

书籍5、《与抑郁症相伴的日子》,马修·约翰斯顿

觉得抑郁症离你很远和你的生活没有交集然而,作为21世纪最难解决的“现代病”,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更可怕的是,这些抑郁症往往都是“隐形”的。

这是一本非常真实且温暖的书,一位抑郁症患者和他的妻子把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细腻、形象的画面和文字表达出来,讲述了抑郁症的痛苦,也告诉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如何用爱和体贴帮助深爱的人走出阴影。

PS 雅人叔曾演过的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也是同样主题,感人至深。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看看~

书籍6、《象与骑象人》, 乔纳森·海特

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书籍7、《心理学的 故事 》,莫顿•亨特

这本书追溯了心理学自18世纪从哲学中分离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知道现代的历程,讲述了在2500年漫长的岁月中,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奥秘的探索。除了介绍这些伟大人物的个人经历和研究背景,这本书更注重让读者能迅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手法和理论基础,对“心理学”这门学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书籍8、《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让人喝得舒服的鸡汤很难得,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不妨试试平静下来,真正去发现和解救自己的内心。

10本书让你了解心理学:

1、《乌合之众》

社会心理学必读经典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豆瓣评分:8.4分

(22576人评价)

内容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在他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推荐理由|

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2、《爱的艺术》

心理学大师写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作者: 艾·弗洛姆

豆瓣评分:8.8分

(11192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写作语言通俗,他提醒大家重视爱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在这里,爱不仅只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籍由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不是占有和被占有,而是一个人是否拥有成熟的人格的体现。爱,绝不是两个人独立成一个世界;爱,是两个人共同去欣赏这个世界。

推荐理由|

虽然语言深入浅出,但是仍感到信息量有点大啊这本书是能起到完善人格作用的心灵鸡汤类读物。如何处理理智与情感的交互关系呢~推荐阅读本书!

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心理学历史上最让人瞩目的实验

作者:罗杰•霍克

豆瓣评分:9.2分

(872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本书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

推荐理由|

霍克的书融合了读者的兴趣,同时文笔也很优美简洁……这本书揭示了心理学研究背后的真实故事,对每一个经典研究娓娓道来,内容全面,有趣易读。既适合心理学的入门学习者,也适用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米斯迪•希尔(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4、《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引导大家认识心理学的指南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豆瓣评分:8.8分

(1324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消费者”认识心理学“ 文化 产品”的指南。

推荐理由|

有一本真正的必读书,无法替代,就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看了这本书才能更快速领悟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思想。——采铜(心理学博士)

5、《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界一致推荐

作者:库恩、 John O.Mitterer

豆瓣评分:9.3分

(513人评价)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对有关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系统地讲述了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运态。并以生动活泼的表达,指引人们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此书是轻松快活,愉悦享受的。您会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学知识终身受用,引导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

推荐理由|

心理学导论类书籍,入门必备。张俊杰(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6、《路西法效应》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评分:8.6分

(3975人评价)

内容简介|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

推荐理由|

情境和人格怎么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津巴多老爷子告诉我们,现在的社会把好苹果都扔到了坏箱子里会让苹果变坏。——keledoll梁嘉歆(心理学硕士)

7、《拖延心理学》

美国权威心理学家集体编撰

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

豆瓣评分:8.2分

(9787人评价)

内容简介|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推荐理由|

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分析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中肯意见:未必要根除,而是更好的认清自己。@Top♛Ace

读起来比较费劲,但是挺有趣的。@牛肉丸子酱

8、《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国内首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作者:高铭

豆瓣评分:8.4分

(73035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推荐理由|

想挑战的话就一口气读完它,并且为此而自豪吧,因为没几个人能做到。而当我用去一周时间认真读完全部的时候,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震撼。——KelIy Guo(Stock Harverd Business School首席执行宫)

9、《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入门必读经典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 / 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评分:8.7分

(10161人评价)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这本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推荐理由|

凡是你问心理学专业的童鞋推荐书籍,一般都绕不开这本书。——治愈猫(心理咨询师)

10、《社会心理学》

美国700多所大学心理学教材

作者:戴维·迈尔斯

豆瓣评分:9.0分

(8406人评价)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该书深入浅出,配合实验说明与插图,通俗易懂。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推荐理由|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爱好者(彩虹之间)提到关于“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的问题分析,接下来继续为你详解体育用户(灯塔 -)提出的“心理咨询师考试:从众、顺从与服从”的一些相关解答,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从众、顺从与服从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灯塔 -】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分析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社会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它对人类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受这些影响的行为从程度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从众、顺从与服从。

1.从众行为分析

对于从众(conformity)这一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心理学家迈尔斯(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StephenFranzoi则把从众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尽管表达上有差异,但都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即从众是一种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1)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

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有两项,一个是谢立夫(Sherif1935)的团体规范形成的研究,另一个是阿希(SolomonAsch1951)的线段判断实验。

谢立夫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最早对从众行为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出生于土耳其的心理学家谢立夫,1935年谢立夫发表了他的有关团体规范如何形成的研究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明确反对做为美国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F·奥尔波特关于群体问题的观点,认为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团体大于个体之和。

为了证明在不确定条件下团体压力会对个体的判断产生影响,谢立夫利用知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Autokineticeffect)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情况。自主运动现象是指在一个黑暗的没有参照系的屋子里,当人们盯着一个静止不动的光点时,会感到该光点向各个方向运动的现象。在研究中谢立夫把大学生三个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到底有多少,每一组在判断之后把自己的结果告诉给其他组的被试。

结果:最初的时候,人们判断上的差异很大,有的人认为光点移动了7、8英寸,而有的人认为只移动了零点几英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判断趋向一致,到第三个阶段时,所有被试组的判断基本上达到了一致,即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标准,谢立夫认为这个阶段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团体规范。这种规范对每个人的行为与信念起着制约作用。有意思的是,在研究结束时谢立夫问参加实验的被试他们的判断是否受到他人的影响,结果被试都否认他人对自己有影响。谢立夫的研究还发现在情境越很不明确以及人们不知道如何定义该情境时,人们受到他人的影响也越大。

Macneil和谢立夫(1976)进一步研究了在自主运动情境中形成的团体规范能够存在多久,结果发现团体规范对个体判断的作用越强大,团体规范被团体接受和传递的可能性越小。也就是说,规范的压制性力量越大,它以后被修改的可能性越大。这个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强大的*政府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与谢立夫的研究相比,阿希的研究被认为是有关从众研究的典范。由于谢立夫的研究是在一种模糊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是比明确的情境使得人们易受他人影响。那么,当情境很明确的时候,人们会不会从众呢?

阿希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情境:当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助手(也叫同谋),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当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旁边分别标有A、B、C,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简单地报出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

很显然,对被试来说这是一项极为容易的任务,只要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B是正确的答案。在前两轮实验中,实验者的同谋选择了正确的回答。但从第三轮开始,实验者的同谋一致性地选择了错误的答案(比如A)。阿希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会不会从众呢?有多少人从众、有多少人不从众?结果发现尽管人们的从众程度不同,但从总体上讲至少有33%的被试会从众,即选择与实验同谋一样的答案。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发生。

在阿希研究的基础上,MortonDeutsch和HenryGerard(1955)对从众的原因做了说明。根据他们的观点,促使人们从众的团体压力有两个来源:规范性(normative)和信息性(informational)的社会影响。前者发生在人们想要获得奖励与避免惩罚时;后者发生在个体希望从他人或其他团体那儿获得精确的信息时。比如Campbell等人(1986)就指出,人们经常从团体获得信息,尤其是在情境不明确的时候,所以人们常常在团体情境中产生从众。

(2)影响从众的因素

阿希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从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倾向。同时阿希及其他的心理学家发现有许多因素对人们的从众行为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情境因素:

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很多,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团体的规模:在阿希的系列实验中,他通过改变同谋的数量(由1-15人发生变化),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也越常发生。但这个人数有一个极限,既不能超过3-4人,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人数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结果,15个人的群体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并不比3个人的大。

另外一种情境因素是团体的凝聚力:霍格(Hogg1992)、洛特(Lott1961)等人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第三种情境因素是团体的社会支持:在阿希的研究中,如果有一名实验者的同谋选择了正确的答案(不是故意选择错误的答案),结果将会如何呢?实际上当有这样的一个人时,被试从众的可能性会大大下降,降到面对一致性决定时的四分之一。阿伦和莱文(Allen&Levine1969)就指出社会支持通过降低规范性社会影响而减少了人们的从众行为。

个人因素:

人们的从众行为倾向也受自身特征的影响,与从众有关的个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所以从众的可能性更大。

二是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Maslach1987;Snyder1980)。其中在Snyder(1980)的实验中,他首先让参加实验的被试相信自己最重要的10个态度与另外1000个大学生的态度有的不同,有的则完全相同。然后这些被试参加从众实验,结果那些被告知与他人态度差异极大的被试往往通过不接受他人的影响来保持自我同一性。因此,尽管人们经常从众以避免他人消极的评价,但有时候我们不从众仅仅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三是个人的控制愿望: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从众行为的反应。布雷姆(JackBrehm19661981)提出的心理拒抗理论(Theoryofpsychologicalreactance)就认为: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比如父母告诉自己的女儿不要和某个人交朋友,女儿却偏偏要和这个人好。她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通过拒抗体现自己的自由。

伯格(JerryBurger1987)的一项研究说明了控制感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他让学生评价一些卡通片的可笑程度(实际上这些卡通并不可笑),发现在单独评价时控制愿望高的被试与低的被试没有大的差异;但在团体情境中,控制愿望高的人不大会去附和同谋者的较高评价(分数越高越好笑),而是力图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如表6-2:

表6-2:控制愿望与从众行为

控制愿望

低高

独自评价43.749.3

团体评价73.262.1

(满分为100分)

除了因素之外,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和性别等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中,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对组织或他人的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性别与从众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比男性高,但最近的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伊格列(Eagly1987)指出,如果男女在从众行为上有差异的话,也仅仅发生在要求女性当面反对对方的情境下。

社会压力会引发人们的从众行为,但有时候人们也以其它方式进行反应,最常见的有反从众(Anticonformity)和独立(Independence),其中反从众是指由心理拒抗引起的在所有情况下对抗从众的现象,它与社会压力的要求恰恰相反;而独立是指人们不愿受制于他人的倾向,独立的人不在乎社会的压力与他人的要求,往往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顺从

从众行为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压力之下的选择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愿,在生活中与从众行为类似的还有顺从和服从。

(1)顺从

顺从(complia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在做出顺从行为的时候,人们可能私下同意他人的请求,也可能私下不同意他人的请求,或者没有自己的主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向他人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希望他人能顺从我们的观点与行为。巴斯(Buss1987)顾德(Gody1983)对引起顺从的环境与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增加他人顺从的技巧与我们对他人的了解程度、自己的社会地位、请求的性质等有关。要想使他人顺从我们的请求,创建良好的顺从环境非常重要,其中有三个因素有助于建立一个使人们感到愉快的顺从气氛:

一是积极的情绪: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要求他人做出亲社会的助人行为时(Isen1987)。心情只所以有这样的作用,原因之一是因为心情好的人们更愿意也更可能参与各种各样的行为(Batson1979)。第二种解释则认为好的心情会激发愉快的想法和记忆,而这些想法和记忆使得人们喜欢提要求的人(Carlson1988;Forgas1987)。由于好的心情有助于增加顺从,所以人们经常会在向他人提要求之前先给他人一点好处,Linden和Mitchell(1988)把这种自我表现的策略被称为讨好(ingratiation),预先的讨好和奉承对增加顺从十分有效(Byrne1074;Kacmar1992)。

二是强调顺从行为的互惠性:在社会规范中,互惠规范对顺从的影响也不小。互惠规范强调一个人必须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予以回报(Gouldner1960),如果他人给了我们一些好处,我们必须要相应地给他人一些好处。这种规范使得双方在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得以保持,但同时也变成了影响他人的一种手段。DennisRegan(1971)的一项实验室研究就证明了互惠规范的这种影响。在研究中被试与另外一个学生一起完成一项工作,实际上这名学生是实验者的助手,在有些情况下他对被试很友好,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对被试不友好。在实验中间休息的时候,助手出去了一会儿,几分钟之后又回来了。回来的时候有些人给被试带来一瓶饮料,有些人则什么也没带。不久,助手要求被试购买票面价值为25美分的演出票,结果发现有饮料的被试人均购票两张,而没有饮料的被试只买了一张票。互惠规范被广泛地运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在市场销售活动中。汽车销售人员在你购买了他们的产品之后,经常会给你送一些礼物;保险销售人员也如此,当他们挨家挨户推销保险的时候,经常会给人们送诸如台历之类的小礼品,他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增加人们的顺从愿望。

三是合理原因的效果:我们对他人的顺从也需要合理的原因,当他人能给自己的请求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我们顺从的可能性也越大。EllenLanger和她的同事(1977)对给理由对增加顺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她让助手去“加塞”复印一些文件,在有些情况下助手没有说出理由,只是简单地说“我可以先印这5页文件吗?”,结果60%的排队的人顺从了助手的要求;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助手给了一个简单的理由,他说“我时间紧张,可以先印这5页文件吗?”,结果94%的排队的人顺从了助手的要求。仅仅给出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增加他人的顺从,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对他人的行为寻找原因,并且我们也相信他人不会提出不当的要求。

我们怎样才能增加他人的顺从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下几种增加顺从的技巧:

一是“脚在门槛内技巧”(Foot-in-the-doortechnique):这是一种分两步实施的顺从技巧,第一步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之后,再向其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此时对方满足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增加。弗里德曼(1966)对家庭主妇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研究中弗里德曼发现:曾经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妇女,对随后在自己家草坪上树牌子的要求满足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人(55%,17%)。JosephSchwarzwald(1983)有关捐钱保护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及Dillard(1991)对此问题的元分析结果等都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为什么“脚在门槛内技巧”能增加人们顺从他人的倾向呢?弗里德曼与Dejong(1979)等人认为这与个体自我知觉的改变有关。例如在弗里德曼的研究中,家庭主妇原先可能认为自己是不参加社会活动的人,一旦她们同意了实验者小的要求(即使是难以拒绝才答应的),她们的自我形象可能会发生变化,既然签了名,那么她就应该属于参加此类活动的人。因此随后出现一个大的要求的时候,她们会比以前更愿意顺从。也就是说,接受小的要求改变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减少了她对以后类似行为的拒抗。

二是“门前技巧”(Door-in-the-facetechnique):它与“脚在门槛内技巧”正好相反,这种方法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时候小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增加。RobertCialdini和他的同事(1975)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先要求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在下一年度内每周抽出2小时的时间参加一些青少年的活动,以便为他们提供“大哥哥”或“大姐姐”的榜样。毫无疑问,由于大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没有人会同意这样的要求。随后,研究者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结果50%的大学生同意后一种要求;而没有大请求的控制组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随后的小请求。

但是,“门前技巧”必须满足三个前提:首先,最初的要求必须很大,从而当人们拒绝该要求时不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推论(如我不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等);其次,两个要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过长的话义务感就会消失。这一点与“脚在门槛内技巧”不同,后者具有长期性;第三,较小的请求必须由同样的人提出,如果换了他人,该效应不出现。

“门前技巧”的发生与互惠规范有关,Harari等人(1980)认为,当人们知觉到他人的让步时,(既然不能捐出1000元钱,捐10元钱总行吧!)就会感到来自互惠的压力,即对他人的让步做出回报,从而接受他人的第二个要求。从这一点来看,门前技巧要比脚在门槛内技巧更有效。正因为如此,该效应被广泛地应用与各种各样的协商情境中。

第三种技巧叫做“折扣技巧”(that’s-not-all):这种方法的第一步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它的好处。与门前技巧相比,在这种技巧中不给对方拒绝初始大要求的机会。JerryBurger(1986)研究用这种技巧销售面包时的效果,发现当顾客询问没有标明价格的面包时,如果开始时要价很高,并且在顾客回应之前告诉他们这个价格里面还包含着一份礼物,此时会有73%的人会购买面包;而在控制组中,当顾客问完价格以后马上给他们看同样的礼物并且说面包价格里已经包括了礼物,这时有40%的人会购买。

第四种技巧叫做“滚雪球”(low-balling):既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又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或价码。如在某些商品的以旧换新中,销售人员开始给你的旧电视机估价400元,但当你真正购买的时候,销售人员说这笔买卖还要经过销售经理认可。在假装问了经理之后,他会很沮丧地告诉你:经理认为旧的电视机只值200元。这时他又面带微笑地对你说:“你只要多掏200元钱就可以把新电视机搬回家。”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的策略就是“滚雪球”,慢慢地增加砝码。

3.服从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父母、老师、警察等都是我们服从的对象,对权威与他人的服从也是一个人社会适应是否良好的标志。

早在1963年,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就研究了人们的服从倾向。在实验中,当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实验者告诉他将与另外一个人一起参加一项惩罚对字词学习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同时让被试扮演实验中“老师”角色,而让另外一个人扮演演实验中的“学生”角色(该人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助手)。被试的任务是当“学生”对字词配对错误的时候对其实施电击,电压范围从15—450伏。被试每犯一次错误,惩罚的电压就增加15伏。实验中在隔壁房间学习的“学生”故意犯了许多错误,当电压升到150伏的时候,“学生”开始求饶,随着电压的进一步上升,“学生”大喊大叫,哭着求“老师”放过自己。“老师”有时候也有迟疑,但每次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实验者会告诉他“继续下去”、“实验要求你必须继续”以及“你毫无选择,必须继续下去”等。在实验之前,精神病学家预测会有10%的人服从实验者的命令而坚持到用450伏的电压电击“学生”,但实际上这个比例达到了65%。

为了确定实际的服从倾向,米尔格拉姆在耶鲁大学继续做这一方面的实验,他想知道在互相熟悉的人之间,会不会因为服从实验者的命令而电击对方呢?他找到了正在校园一起散步的两个人,请他们参加与上面设计一样的实验,总共有40个年龄20到50岁的男性被试参加了这个实验。结果令他震惊,因为即使对自己熟悉的人,也有65%的被试用的电压电击他。当然,在实际中假扮“学生”的被试并没有受到电击,他们的哭声喊声都是事先制作好的录音。

由于该实验的结果如此出乎意料,为了稳妥起见,米尔格拉姆通过改变实验方式进一步对人们的服从行为倾向加以研究,发现一系列有意思的结果:如有权威的实验者比普通人引起服从的比例更高;在实验中,实验者与被试(即扮老师的人)之间的距离也对服从有影响,距离越近,服从的比例越大。在所有这些研究之后,米尔格拉姆指出服从是人的一种基本倾向。许多其他国家的研究者也证明了米尔格拉姆所揭示的服从行为的普遍性,在澳大利亚这个比例是68%(Kilham等1974),约旦为63%(Shanab等1977),德国人的比例高达85%(Mantell1971)。

4.社会影响理论

来自外界的社会压力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如何起作用是心理学家极为关心的问题,拉塔纳(BibbLatanē)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Socialimpacttheory)就论述了社会影响的一些原则。

拉塔纳指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数量(number)、重要性(strength)和直接性(immediacy)。这种社会影响发生作用的机制与物理作用一样,以光照射在一个平面上为例,平面接收到的光的量不仅取决于开了多少灯,而且取决于灯泡的瓦数以及它与平面的接近程度。与此类似,结果: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接近性有关。

他人的数量:周围他人越多,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也越大,比如一个新演员在面对50个观众时要比他面对10个观众时更怯场。也许你会问:在前面讲到从众行为的时候,阿希曾经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个体从众水平下降的现象,而在这里随着人数的增加,社会影响却增大呢?为此,拉塔纳提出了社会影响的另一个规律: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下降,第二个人的影响比第一个小,第N个人的影响小于第(N-1)个人的影响。仍面照明的例子来说,在屋子里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的时候,如果打开第二个灯,它增加的亮度我们还能感觉到;随着灯泡数的进一步增加,当由14增加至15的时候,我们就很难感觉到。因为随着灯的增加,每一个灯泡的影响反而下降了。

他人的重要性:也叫他人的强度,它依赖于他人的地位、权力以及他人是否是专家。比如在许多情境下,一名警官的影响要比一名邮递员的大;他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就越高。

他人的接近性:是指他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与一个相隔20米的人相比,一个与我们面对面相处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爱好者(灯塔 -)提到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从众、顺从与服从”的问题分析,接下来继续为你详解体育用户(极炫ャ罪恶)提出的“想学心理学,有哪些心理学书籍值得推荐?”的一些相关解答,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想学心理学,有哪些心理学书籍值得推荐?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极炫ャ罪恶】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解答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粉丝留言说想学心理学,问有哪些可推荐的书籍,小编今天就选取了一些心理学各个领域通俗又有意思的书籍推荐给大家。

那些有趣又专业的心理学书籍

Top 1.《心理学与生活》

推荐指数:

作者:[美]理查德格里格/ [美]菲利普津巴多

影响力:9.5

简介:这本书堪称是心理学课程的经典教材,每个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必读书籍。本书还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书中还有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写作流畅且通俗易懂,非常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联系在一起,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强推。

Top 2.《发展心理学》

推荐指数:

作者:[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影响力:9.5

简介:本书为中国心理学会推荐教材,其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经典研究的介绍,也有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反映。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常根本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做好父母(了解孩子们);做好自己(了解青年人);做好子女(了解中老年人)。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成长发展中的现象,实用性很强。如果想看英文原版,可以去找一下,图文结合,强烈推荐。

Top 3.《社会心理学》

推荐指数:

作者:[美]戴维迈尔斯

影响力:9.4

简介: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本书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主导教材,是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从众、社会信念、社会冲突等现象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专业的解释。推荐指数五颗星哦。

Top 4.《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推荐指数:

作者:[美]罗杰霍克

影响力:9.3

简介:本书共包括心理学的十个领域,每个领域选取了四项研究。其中的每一项研究,作者是按相同的结构加以介绍的,具体有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题目、研究的原始出处、研究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果的意义、批评、最近的应用和参考文献。本书介绍的这些经典研究,无论对于一名心理学的初学者,还是对于以心理学为终身从事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无疑都是很重要的。推荐推荐。

Top 5.《精神分析引论》

推荐指数:

作者:[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影响力:9.3

简介: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全书包含了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学说:失误、性、梦、潜意识,是100年来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不二之选。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童鞋,一定得读读,有些深奥,需要细细品味,推荐指数五颗星。

Top6.《进化心理学》

推荐指数:

作者:[美]戴维巴斯

影响力:9.3

简介:本书是心理学领域的标杆之作,兼具威权性和可读性,从进化的视角看待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进化心理学领域的第一部教科书,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作者戴维巴斯是进化心理学的世界领军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不忍释卷。

Top 7.《自我》

推荐指数:

作者:[美]乔纳森布朗

影响力:8.9

简介: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所有读者都能够在本书中得到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有关自我的思想。它的材料是新颖的,研究方法是严谨的,表达方式是引人入胜的。

Top 8.《心灵的面具》

推荐指数:

作者:[美]布莱克曼

影响力:8.8

简介:本书堪称“史上最全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使用比喻、案例和对话,作者使无比复杂的概念和内容变得平易近人。这本书讲解了人们发展某些防御的原因并提供了识别无意识防御的技巧。不管是初入门的治疗师、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还是任何对人类心灵感兴趣的人,这都是一本有关思想和行为的含义和起源的宝贵指南。看看你用过哪些防御机制,推荐指数四颗星。

Top 9.《亲密关系》

推荐指数:

作者:[美]莎伦布雷姆/ 丹尼尔珀尔曼/ 罗兰米勒/ 苏珊坎贝尔

影响力:8.8

简介:本书探究了长期以来诗人、剧作家、哲学家,乃至医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论断。由于数千年来科学家对亲密关系研究的忽视,当通俗心理学占据了关系学的主导地位时,人们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领会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本书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想了解爱情、婚姻等亲密关系,强烈推荐此书。

Top 10.《路西法效应》

推荐指数: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影响力:8.8

简介:本书是赫赫有名的津巴多教授编写的,就是编写《心理学与生活》的那位,很有意思的一个老头。他在多年前进行了有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来当被试,人工打造了一个仿真监狱,和真的几乎一毛一样。给这些人每天15美元的报酬,一部分人扮演犯人,一部分人扮演狱警。本来计划的实验是两周,结果进行了五天就实行不下去了,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就连津巴多本人也陷入其中,津巴多在本书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

Top 11.《情商》

推荐指数:

作者:[美]丹尼尔戈尔曼

影响力:8.8

简介:本书作者利用大脑与行为科学的突破性研究,说明了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普通智商的人表现出色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律和同理心,它们不是天生固有的,却能为我们提高智力另辟蹊径。本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诚意推荐本书。

Top 12.《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推荐指数:

作者:[美]雅罗姆

影响力:8.7

简介:雅罗姆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终身教授,是当前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其存在主义治疗和团体治疗的贡献尤其突出。本书是他结合其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写成的,选取了85条建议给新一代的治疗师们,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本书中经常有一些充满智慧性的话语,引人深思,读一遍可能不懂,所以需要多次反复咀嚼。

Top 13.《个人形成论》

推荐指数:

作者:[美]卡尔R罗杰斯

影响力:8.7

简介: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是由罗杰斯的各种演讲和文章集结而成的,也代表了罗杰斯的主要思想。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一直提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访者,十分认真的聆听来访者,本书有很多对话片段,包括他对一些攻击性的言语的回答,字里行间中体现其对于人性本善的认同,值得阅读。

Top 14.《当尼采哭泣》

推荐指数:

作者:[美]欧文 D亚隆

影响力:8.7

简介:当尼采遇上弗洛伊德的导师,会有怎样的故事?这是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书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弗洛伊德导师),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尼采的生命困境又是什么?他与布雷尔医生怎样连结在一起?究竟谁是病人?谁是医生?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表。欧文是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他写的书都很好看,另外推荐《诊疗椅上的谎言》、《爱情刽子手》、《叔本华的治疗》。

Top 15.《爱的艺术》

推荐指数:

作者:[美]艾弗洛姆

影响力:8.6

简介:本书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想要爱的更舒服,想要得到高质量的爱,本书是个不错的推荐读物。

Top 16.《动机与人格》

推荐指数:

作者:[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影响力:8.4

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马斯洛致力于有关人性的科学事实的搜集,试图使价值论的研究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而成为“价值科学”,以使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根本有别于古典的人道主义。马斯洛认为,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诚美好的愿望,都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友谊、宁静和幸福,这主要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而对精神价值的渴望却一直未能获得满足。但由于该书片段多且杂乱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他的深刻思想,所以推荐指数四颗星。

Top 17.《自卑与超越》

推荐指数:

作者:[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影响力:8.4

简介:本书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本书中还有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是在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意见。另外还有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的观点,值得阅读。小麦心理的<西瓜读书>板块最近一直都在更新本书的朗读版本,可以去听一听哦,西瓜小姐的声音很甜。

Top 18.《生命的轨迹》

推荐指数:

作者:[美]史蒂芬阿若优

影响力:8.2

简介:这是一本获得高度回响的现代占星著作。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整套奠基于荣格心理学和东方哲学的深度占星方法,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运用占星学来认识个体在宇宙中的生命轨迹,从而达成个人的转化,并促进灵性与心理上的成长。这种崭新的占星途径与传统预测导向的占星学截然不同,它是奠基于业力法则和自我转化驱力之上的,特别强调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冥王星在转化业力上的重要性,而且把所有的占星技巧都用于促进个人成长的面向上。对自我认识和灵性成长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一定有不错的收获。

Top 19.《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

推荐指数:

作者:[美]丹尼尔凯斯

影响力:8.2

简介: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内心充满痛苦和温暖,让人微笑和伤感的书。故事讲述查理高登由于先天弱智而受其父母冷眼,更是受到大环境的不平相待,但纯真善良的他以为世界万物都相当美好,将面包店欺负他的工作伙伴当作好朋友。他明白自己不聪明,未符母亲的期望,于是他成了二位科学家的实验物体,与真正的实验白老鼠阿尔吉侬,共同接受了脑部手术。高登由弱智逐渐成了天才,生活却从云端,落入了暗黑深渊中焦虑、不安、偏狭、猜忌。他发现原来真实社会是如此的丑恶不堪,人性并非真挚纯良,敏感的思绪为他带来智慧,亦带来纠缠不清的痛苦。这不完全的实验,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当高登在智力攀升至最高峰时,了解到这项实验注定失败,历经种种心情转折,卯尽全力寻找原因,在他顺利完成这项失败实验的研究後,智力也逐步的衰退,再度恢复原来的本质。这本书被几次改编成电影,搬上各国舞台和荧幕,并获得了“雨果奖”,值得阅读。

Top 20.《象与骑象人》

推荐指数:

作者:[美]乔纳森海特

影响力:8.2

简介: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作者学贯中西,融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人类学多学科知识,大量引用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这些古老的智慧,作为实证论述的基础,除了让人看到整个20世纪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曾经是多么地扭曲,同时也积极正面地提出了人类如何可以寻找到快乐与生命的意义自己在人际关系、心理层面与道德层次成长。这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书籍,是国内较少出现的心理学科普作品类型。推荐阅读,挺不错。

今天的书籍推荐暂时就这些啦,后续小编有不错的都会推荐给大家。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爱好者(极炫ャ罪恶)提到关于“想学心理学,有哪些心理学书籍值得推荐?”的问题分析,接下来继续为你详解体育用户(血色天竺)提出的“为什么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一些相关解答,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血色天竺】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讲解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可是,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丘比特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淘气,他所发射的“爱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乱飞,而是遵循着特定的法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等人的总结,爱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

生活空间邻近的两个人,通常更容易喜欢上对方。空间的邻近,为彼此的认识和交往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他们可以付出很小的代价,却更轻易地了解和熟悉对方。反之,遥远的空间距离,使人们的交往付出更大代价,而共处时间的缺乏,更是增加了彼此不能及时消除的误解。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这些陌生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评价高。可见,人们更容易相信:美丽的人一定也是好的。这一偏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交往的初始阶段。

与某人相处中,如果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被接纳和欣赏的感觉便会提高自己的自尊,从而更喜欢对方;相反,则会感到被否定,即使这个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与他所带给我们的良好感觉相比,我们更关注自己被其拒绝或否定的糟糕感觉。

性格上存在差异的人,相处中更容易发生误解和争执,长时间的冲突,会使两个人都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性格和态度上有更多相似之处的人,则会因为彼此的一致而产生共鸣。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欣赏自己,于是也越来越喜欢和对方共度时光。但有一种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进对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见,而另一方很愿意听从别人的决定。

人们普遍都有逆反心理,这导致了当我们面临得不到或者失去的威胁时,我们会更加渴望得到,并加倍努力。心理学家们发现,爱情上存在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强烈反对两个人的爱情,他们在对方的眼里越是具备了更大的吸引力,于是双方越能感受到对彼此强烈的爱。

除了上述条件,不管背景、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人们都认为恋人最需要具备的3个重要条件是:热情善良、性格好、接受并回应自己的感情。

上文就是18nw留学小编分享提问者:(血色天竺)提出的关于“为什么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问题了,不知是否已经解决你的问题?如果没有,下一篇内容可能是你想要的答案,下面继续述说下文用户【共看朝霞】提出的“布雷姆效应内容是什么?”的一些相关疑点做出分析与解答,如果能找到你的答案,可以关注本站。

布雷姆效应内容是什么?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共看朝霞】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详解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布雷姆效应的内容就是 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 就是告诉在爱情里人们 不要觉得下一个更好 珍惜现在的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爱好者(共看朝霞)提到关于“布雷姆效应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分析,接下来继续为你详解体育用户(羽沫嫇夏)提出的“爱情发生的规律是什么?”的一些相关解答,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爱情发生的规律是什么?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羽沫嫇夏】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详解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爱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

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丘比特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淘气,他所发射的“爱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乱飞,而是遵循着特定的法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等人的总结,爱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

外表的吸引力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这些陌生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评价高。可见,人们更容易相信:美丽的人一定也是好的。这一偏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交往的初始阶段。

对方喜欢自己

与某人相处中,如果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被接纳和欣赏的感觉便会提高自己的自尊,从而更喜欢对方;相反,则会感到被否定,即使这个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与他所带给我们的良好感觉相比,我们更关注自己被其拒绝或否定的糟糕感觉。

相似

性格上存在差异的人,相处中更容易发生误解和争执,长时间的冲突,会使两个人都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性格和态度上有更多相似之处的人,则会因为彼此的一致而产生共鸣。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欣赏自己,于是也越来越喜欢和对方共度时光。但有一种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进对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见,而另一方很愿意听从别人的决定。

品质

除了上述条件,不管背景、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人们都认为恋人最需要具备的3个重要条件是:热情善良、性格好、接受并回应自己的感情。

然而世界万物都是有定律的,爱情也不例外,有些关于爱情的真相,这些残酷定律都经过无数案例的验证,中招率99%。

规律1:爱情是要靠吸引来的

经常能看到一些报道:

“少年跟女生表白失败,欲自寻短见。”

“男生摆999个柚子向师姐表白被拒。”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叫“十动然拒”,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有很多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去追求一个人,纵然行为让人感动,最后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青睐。事实上,如果只是因为感动在一起,最后也一定会分手。

爱情是要凭借吸引的,而不是靠死皮赖脸地追求。如果能彼此吸引的话,就会觉得对方哪里都好。

而辛辛苦苦追了好几年,还是没有结果,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互相吸引到,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就算最后在一起,你也会发现从头到尾,这段感情只是你的独角戏,漫长的孤独和疲惫终会将你彻底击溃。

在这儿要跟女生们强调一点:如果因为一个男生对你好,而他没有其它特质能吸引到你,那你最好不要跟他在一起。

因为一旦他对你失去兴趣,冷落你,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感动和内疚都是很容易消失的情绪。

归根结底,吸引力才是永恒驱动力,真心和感动挺珍贵,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规律2:长久的爱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爱情”与“面包”的抉择中,有不少人选择了爱情。

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刚谈恋爱的时候,早上六点,他就匆匆上街去给你买来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你心里满是暖意。

等到结婚后,他再帮你买来早餐,你嘴上说着感动,心里还是念叨起朋友圈里闺蜜晒的法国大餐。

婚前两个人凑合着过日子,爬山郊游也挺开心的,可结婚后,每天紧巴巴地盘算房租、水电费、孩子补习费,至于学区房,更是想都不敢想……

经济越紧张,生活越容易爆发矛盾,两人不断地抱怨、谩骂。

你怨他不够上进,挣不到钱,他骂你不够温柔,只会败家。你对朋友的阔太生活十分羡慕,而他也害怕你满腔的负能量,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规律3:千万别妄想改变对方

现在两人产生分歧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三观不合。”

那么三观到底是什么呢?

广义上来说,三观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中,三观就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总是有来访者找到我们,说夫妻俩总是吵架,丈夫太过于大男子主义了,一直特别霸道,妻子努力付出,却始终没能改变丈夫的性格。

其实,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人的三观在生命的前二十年就早早树立了。

不要觉得自己的几句话,或者一些举动,就能彻底改变人的思维。感情是需要磨合的,这样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能改变的都只是生活中的细小习惯,而不是大是大非的人生观。

规律4:婚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而已

提到婚姻,总能想到神圣、圣洁、忠贞。

但婚姻本质上是契约交换,被美好化,是文化社会自然的演化和要求。

在童话里,婚姻代表着爱情的幸福结局。在现实生活里,婚姻不过是人生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全靠自己努力和经营。

你可能会和伴侣并肩作战,也会产生冲突,甚至分道扬镳。不是你有多不幸,只是选错队友,用错了模式。

爱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我们大多数人只会本能地占有欲索取。

规律5: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就算是灰姑娘,想要得到王子的青睐,也需要一双光彩照人的水晶鞋。

所以说门当户对是婚姻必然的趋势,一个人在择偶时,大多会选择跟自己有着相同经济背景、学历水平的人。

社会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做“马太效应”,正能解释这个现象,意思是社会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能和自己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不愿将就,就必须变得优秀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提问者:(羽沫嫇夏)提出的关于“爱情发生的规律是什么?”的问题了,不知是否已经解决你的问题?如果没有,下一篇内容可能是你想要的答案,接下来继续分折下文用户【牵你手╰爱】提出的“丘比特的箭是什么做的,真的有爱情吗?”的一些相关疑点做出分析与解答,如果能找到你的答案,可以关注本站。

丘比特的箭是什么做的,真的有爱情吗?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牵你手╰爱】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讲解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爱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

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丘比特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淘气,他所发射的“爱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乱飞,而是遵循着特定的法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等人的总结,爱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

外表的吸引力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这些陌生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评价高。可见,人们更容易相信:美丽的人一定也是好的。这一偏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交往的初始阶段。

对方喜欢自己

与某人相处中,如果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被接纳和欣赏的感觉便会提高自己的自尊,从而更喜欢对方;相反,则会感到被否定,即使这个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与他所带给我们的良好感觉相比,我们更关注自己被其拒绝或否定的糟糕感觉。

相似

性格上存在差异的人,相处中更容易发生误解和争执,长时间的冲突,会使两个人都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性格和态度上有更多相似之处的人,则会因为彼此的一致而产生共鸣。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欣赏自己,于是也越来越喜欢和对方共度时光。但有一种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进对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见,而另一方很愿意听从别人的决定。

品质

除了上述条件,不管背景、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人们都认为恋人最需要具备的3个重要条件是:热情善良、性格好、接受并回应自己的感情。

然而世界万物都是有定律的,爱情也不例外,有些关于爱情的真相,这些残酷定律都经过无数案例的验证,中招率99%。

规律1:爱情是要靠吸引来的

经常能看到一些报道:

“少年跟女生表白失败,欲自寻短见。”

“男生摆999个柚子向师姐表白被拒。”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叫“十动然拒”,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有很多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去追求一个人,纵然行为让人感动,最后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青睐。事实上,如果只是因为感动在一起,最后也一定会分手。

爱情是要凭借吸引的,而不是靠死皮赖脸地追求。如果能彼此吸引的话,就会觉得对方哪里都好。

而辛辛苦苦追了好几年,还是没有结果,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互相吸引到,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就算最后在一起,你也会发现从头到尾,这段感情只是你的独角戏,漫长的孤独和疲惫终会将你彻底击溃。

在这儿要跟女生们强调一点:如果因为一个男生对你好,而他没有其它特质能吸引到你,那你最好不要跟他在一起。

因为一旦他对你失去兴趣,冷落你,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感动和内疚都是很容易消失的情绪。

归根结底,吸引力才是永恒驱动力,真心和感动挺珍贵,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规律2:长久的爱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爱情”与“面包”的抉择中,有不少人选择了爱情。

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刚谈恋爱的时候,早上六点,他就匆匆上街去给你买来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你心里满是暖意。

等到结婚后,他再帮你买来早餐,你嘴上说着感动,心里还是念叨起朋友圈里闺蜜晒的法国大餐。

婚前两个人凑合着过日子,爬山郊游也挺开心的,可结婚后,每天紧巴巴地盘算房租、水电费、孩子补习费,至于学区房,更是想都不敢想……

经济越紧张,生活越容易爆发矛盾,两人不断地抱怨、谩骂。

你怨他不够上进,挣不到钱,他骂你不够温柔,只会败家。你对朋友的阔太生活十分羡慕,而他也害怕你满腔的负能量,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规律3:千万别妄想改变对方

现在两人产生分歧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三观不合。”

那么三观到底是什么呢?

广义上来说,三观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中,三观就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总是有来访者找到我们,说夫妻俩总是吵架,丈夫太过于大男子主义了,一直特别霸道,妻子努力付出,却始终没能改变丈夫的性格。

其实,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人的三观在生命的前二十年就早早树立了。

不要觉得自己的几句话,或者一些举动,就能彻底改变人的思维。感情是需要磨合的,这样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能改变的都只是生活中的细小习惯,而不是大是大非的人生观。

规律4:婚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而已

提到婚姻,总能想到神圣、圣洁、忠贞。

但婚姻本质上是契约交换,被美好化,是文化社会自然的演化和要求。

在童话里,婚姻代表着爱情的幸福结局。在现实生活里,婚姻不过是人生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全靠自己努力和经营。

你可能会和伴侣并肩作战,也会产生冲突,甚至分道扬镳。不是你有多不幸,只是选错队友,用错了模式。

爱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我们大多数人只会本能地占有欲索取。

规律5: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就算是灰姑娘,想要得到王子的青睐,也需要一双光彩照人的水晶鞋。

所以说门当户对是婚姻必然的趋势,一个人在择偶时,大多会选择跟自己有着相同经济背景、学历水平的人。

社会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做“马太效应”,正能解释这个现象,意思是社会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能和自己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不愿将就,就必须变得优秀。

上文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提问者:(牵你手╰爱)提出的关于“丘比特的箭是什么做的,真的有爱情吗?”的问题了,不知是否已经解决你的问题?如果没有,下一篇内容可能是你想要的答案,接下来继续描述下文用户【请你别靠近我】提出的“揭秘爱情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一些相关疑点做出分析与解答,如果能找到你的答案,可以关注本站。

揭秘爱情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请你别靠近我】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分析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又有哪些有趣的意义呢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现

在罗马神话中,丘比特被喻为爱情的象征。他是一个顽皮、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背着一个箭袋,高兴了就对着谁射出一支“爱之箭”,一旦被他的箭穿透心脏,人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倾心相爱。之后,人们常常用丘比特的顽皮任性,来解释爱情发生时的不规则性。

可是,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丘比特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淘气,他所发射的“爱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乱飞,而是遵循着特定的法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等人的总结,爱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接近

生活空间邻近的两个人,通常更容易喜欢上对方。空间的邻近,为彼此的认识和交往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他们可以付出很小的代价,却更轻易地了解和熟悉对方。反之,遥远的空间距离,使人们的交往付出更大代价,而共处时间的缺乏,更是增加了彼此不能及时消除的误解。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外表的吸引力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这些陌生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评价高。可见,人们更容易相信:美丽的人一定也是好的。这一偏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交往的初始阶段。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对方喜欢自己

与某人相处中,如果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被接纳和欣赏的感觉便会提高自己的自尊,从而更喜欢对方;相反,则会感到被否定,即使这个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 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与他所带给我们的良好感觉相比,我们更关注自己被其拒绝或否定的糟糕感觉。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相似

性格上存 在差异的人,相处中更容易发生误解和争执,长时间的冲突,会使两个人都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性格和态度上有更多相似之处的人,则会因为彼此的一致而产生共 鸣。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欣赏自己,于是也越来越喜欢和对方共度时光。但有一种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进对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 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见,而另一方很愿意听从别人的决定。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障碍

人们普遍都有逆反心理,这导致了当我们面临得不到或者失去的威胁时,我们会更加渴望得到,并加倍努力。心理学家们发现,爱情上存在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强烈反对两个人的爱情,他们在对方的眼里越是具备了更大的吸引力,于是双方越能感受到对彼此强烈的爱。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品质

除了上述条件,不管背景、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人们都认为恋人最需要具备的3个重要条件是:热情善良、性格好、接受并回应自己的感情。

以上就是18nw留学小编解答爱好者(请你别靠近我)提到关于“揭秘爱情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问题分析,接下来继续为你详解体育用户(暖暖的笑)提出的“逆反效应的区别”的一些相关解答,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逆反效应的区别

本文最佳回答用户:【暖暖的笑】 ,现在由18nw留学小编为你详解与【布雷姆效应】的相关内容!

贡献者回答逆反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其表现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评价相反型。即受众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和问题所持的判断呈相反性趋向。二是情感相悖型。即受众对所传事物蕴涵和表现的情绪和情感与传播者的情绪和情感相背离。三是行为逆反型。即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后,采取的行为方向与传播者所期盼的行为方向截然相反。这三种类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评价可以激发情感,导致行为,而情感和行为也可以引发评价。根据逆反心理的三大类型及其表现,可以概括逆反心理的特征有如下三点: 传播者是新闻媒体中的信息来源、信息采集者、制作者、把关者和发布者,社会对其具有一种与此身份相联系的期待。如果因为传播者形象与受众期待之间产生较大的失衡,受众就会对传播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因为受众有一种心理倾向,即对传播内容的评价与对传播者的评价保持平衡,比如对传播者持否定态度时,对传播内容也持否定态度。因为保持此种心理平衡,才会使接受传播的态度一致起来,避免心理失衡。通常情况下,导致这种失衡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者的行为有背道德,道德信誉降低

传播者的行为有背道德规范时,道德信誉降低,导致受众对传播产生怀疑、厌恶情绪。在我国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为金钱所诱惑,或搞“有偿新闻”,或“走穴”要高价,或做虚假广告,以致受到受众的批评或冷落,进而对其文章、节目产生厌恶情绪。

2、传播者的品格(如公正、坦诚等)低下

传播者的品格(如公正、坦诚等)低下,影响受众对传播者的信任度,对媒介产生怀疑,并可能泛化,对后续传播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比如,知错就改,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品格。有的报纸因为报道失实,引起纠纷,明知问题出在自己,却狡辩不休,严重影响了自身形象,遭到受众的批评甚至责骂。结果失去了大量读者,恶果自食。

3、传播者态度偏激、简单化、说教味太浓

传播者态度偏激、简单化、说教味太浓会引起受众逆反心理。缺乏公正、平等、客观的态度,说理简单化,不仅会削弱传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会诱发受众的逆反心理,使之作出与传播者意图相反的反应。虽然这种反应本身也可能偏激、简单化,但受众似乎只能如此。因为面对一个偏激、简单化的传播,受众当时无法改变它,只能走向另一端,对其采取逆反的态度,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比如新闻媒体在批评和揭露交通肇事时,往往是简单的一味谴责、任意拔高、或者一而再、再而三,连篇累牍,受众就会同情肇事者,与传播意图大相径庭。

4、传播者的表述能力差

传播者的表述能力差,导致受众疏远传播者。在文字传播、声音传播中传播者所表现出来的运用传播符号的能力,比如是否准确、熟练、生动,以及在表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态度,比如是否主动、坚定、勇敢等等都会影响受众对传播者的评价态度。有些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所表现出来的缺乏知识、不得要领、罗啰嗦嗦都会引起受众的厌烦。

受众需求和自由选择

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是出于获取信息的需要,尽管对于不同功能的媒介,受众有不同的期待,但对整个媒介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是传播这个世界现实的信息。如果媒介不能满足受众个人的信息需求、社会需求和调节生活的需求,受众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和情感,毫无疑问地抛弃媒体或与之对抗。下面根据受众的几个心理需求来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求奇心理的逆反效应

好奇心是人类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人的天性之一,它一方面形成了人探求真理、获取知识、创造理想世界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由和条件。所以好奇既是受传者接收传播信息的动机,也是传播媒介的服务内容。但是,当媒介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时,就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便出现了“禁果效应”。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当新闻传媒对某一事物越是否定时,受众对之了解的愿望反而会越加强烈。因为传媒对一事物加以否定,就成为一种秘密,就会产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比如,某一作品本来不被人所注意,在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批判后,此作品反而一时会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结果越禁越热,形成“禁果效应”。二是当新闻传媒对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保持沉默时,受众对其注意的程度反而会增强。因为对本应传播的新闻事实保持沉默,就赋予了这个事件某种神秘色彩、某种诱惑力,促发受众注意和探究的欲望。所谓“大道不传小道传”的现象正是如此。

2、自由选择与逆反效应

受众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接受传播时,有权力自由地选择他所需要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如果此种自由需求受阻,不能获得满足,就可能诱发受众逆反心理的产生。美国肯萨斯大学心理学者布雷姆在1966年出版的《心理抗拒理论》中提出了心理抗拒理论。布雷姆认为,每个人在某一个期间都有一套可供自己选择的行为,称之为“自由行为”。这种自由行为是人人需要的,当这种自由行为受到威胁时,个体就会体验到“心理抗拒”。 1、传播内容失实、虚夸、片面或极端。

受众就会有被欺骗的心理,进而对传播产生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并对后续的其他传媒内容不信任,形成了逆反心理。正如《红楼梦》“太虚幻境”中那副对联所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如果新闻报道一次一次失实,就无法使人们建立起对新闻的信任感。“客里空”式的信息尚未绝迹,人们对新闻不信任的定势心理也尚未根除。新闻工作者只有经过坚持新闻报道的完全真实,让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才能对我们新闻建立起可信任的观念。

2、传播方式不当引起的心理抗拒。

传播方式作为传播者对传播客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方法,虽然并非是固定的、单一的,但总是受传播内容所制约,不能任意为之,而受众对传播客体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着传播方式的影响。比如我国会议新闻报道长期存在千会一面,百会一腔的“八股式”报道模式。不去报道会议的实际精神和带来的社会影响,而是频繁地介绍会议发言者,讲话内容等空洞的东西。使受众形成一种觉得会议新闻没新闻的心理定势,对其他众多会议报道也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形成对抗心理。

3、传播信号刺激“失度”,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心理学和生理学认为,对受众进行信号刺激到一定程度,超过兴奋所达到的一定极限时,就会使刺激者处于自我抑制状态。如果传播信号的强度超过受众心理的承受能力,就会表现为对信号的抵制,产生对信息的逆反和抗拒。例如,传播者为了追求某种传播“效果”,夸大事实,人为地增加信息量或随意歪曲事实,改变新闻价值的质,或玩弄词藻,哗众取宠,或过分渲染借以吊受众的胃口,靠这样的手段增加信号的刺激强度,受众常常并不买账,反而以为传播者在欺骗他。刺激强度达到一定极限时,信号强度越大,受众接受信息的或然率和接受值就越小,其对信息的逆反程度也就越强。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布雷姆效应的信息,欢迎点击18nw留学其他内容。